当前位置: 首页/Home > 业界动态
摘要:监察从宽处罚建议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监察调查阶段的应然延伸,相较于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具备单向性的特质。囿于司法实践中监检衔接在证据、强制措施、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以及辩护权保障等方面存在缺位,因此往往会出现认罪认罚职务犯罪案件的上诉率高于所有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现象,即“一高”现象。鉴于监察调查阶段所处刑事诉讼程序的上游,为推动职务犯罪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和监检程序衔接的实质化,须...
摘要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后,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察委办理的案件是完善检监衔接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审查起诉效率和加强人权保障的重要机制。检察机关对监察委办理案件的提前介入机制在证据的收集、事实的认定、案件的管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办案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监检衔接中检察职责的尺度,以适应监察体制改革给检察履职带来的新样态,防止该机制在实践中“...
论文摘要:2021年度全国十大无罪案例之一王某某受贿案件,集中体现了职务犯罪案件审查中司法实务界对闭合性证据环缺乏统一认识,案件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对职务案件证据的审查标准适用存在差异等问题。结合近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职务犯罪案件大数据,对王某某受贿案件“解剖麻雀式”分析、推理、归纳出职务犯罪案件闭合性证据环“四点共圆”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闭合性证据环具体审查标准。在监察法全面实施的背景下,...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的 “法律监督” 概念, 乃是在借鉴和理解苏联的检察机关定位、 监督职能和 “检察监督” 概念之基础上形成的。 苏联法中的 “检察监督”, 是在维护法制统一的目标下, 以一般监督为核心, 以垂直领导为组织保障所形成的概念。 基于对 “检察监督” 的认知, “法律监督” 在中国最初是作为一个法学概念被提出,并初步完成概念转型。 “法律监督” 入法成为法律概念后, 在中国法的语境中生成新的意义, 最终获得宪法上的...
减刑、假释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减刑、假释案件由刑罚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理裁定,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监督。为严格规范减刑、假释工作,确保案件审理公平、公正,现就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准确把握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基本要求1.坚持全面依法审查。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全面审查刑罚执行机关报送的材料,既要注重审查罪犯交付...
从法律规定和办案实践看,监察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在案件管辖上的衔接主要涉及互涉案件管辖中的主办与协助、共有管辖权案件的分工与协商、移送案件在级别管辖中的对应与衔接。当一人涉嫌数罪,分别由监察机关与侦查机关管辖时,宜采以监察机关管辖为主,以分案管辖与主罪管辖为辅的原则;在法律规定检察机关与监察机关对某些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职务犯罪案件均有管辖权的情况下,两机关应加强沟通协商,原则上应优先考虑由检察机...
监察体制改革后,各级监察委员会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监察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刑事诉讼法》则保留了检察机关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的立案侦查权。厘清监察调查管辖与检察侦查管辖的分工,探讨互涉案件的牵连管辖,完善管辖竞合的衔接机制,对预防和惩治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